2016 09/28

生鮮電商只能要么“虧損”,要么“巨虧”?

生鮮電商最近的消息真是喜憂參半。喜的是一眾生鮮電商公司獲得巨額融資,其中包括美國生鮮電商FreshDirect,悲的則是國內好幾家電商公司深陷倒閉漩渦。

生鮮直達FreshDirect昨日宣布,公司已經完成最新一輪融資,本輪融資的規(guī)模為1.89億美元,領投的是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(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),公司將用這些資金來開拓地區(qū)市場。

此外,天天果園宣布獲得1億美元融資,每日優(yōu)鮮宣布獲得2億元B+輪融資,本來生活宣布完成C+輪融資……

而與此同時,國內生鮮電商壹桌網卻深陷破產倒閉傳聞。壹桌網首席執(zhí)行官夏禹接受媒體采訪,否認公司倒閉,正在整合業(yè)務,重新出發(fā)。夏禹表示:“壹桌網現在在做整個業(yè)務的調整,暫時下架了生鮮商品的售賣。生鮮電商還會做,但是未來會用一種新的客戶體驗方式來做,兩個月左右新模式將完成整合上線?!睂τ谥坝忻襟w報道的公司總部人去樓空,關閉的只是壹桌網運營的倉庫。

從年初至今,壹桌網已經不是第一家“調整業(yè)務結構”或者直接宣布破產倒閉的公司了。今年8月,生鮮電商品牌“果食幫”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布正式關門;兩個月前,半成品凈菜電商青年君被曝出,因投資跳票公司陷入崩盤困境;四個月前,亞馬遜曾投資2000萬美元的上海本地生鮮電商平臺美味七七宣告倒閉。

來自中國農業(yè)生鮮電商發(fā)展論壇的一組數據顯示,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(yè)中,僅有1%實現了盈利、4%持平、88%略虧、剩下的7%處于巨額虧損的狀態(tài)。

所以,要么“虧損”,要么“巨虧”的生鮮電商真實生存狀態(tài)如何?哪些痛點是亟須解決的問題?

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健表示,生鮮電商的成本較高,其中物流成本5%、倉儲成本10%、管理成本15%、損耗在8%、推廣成本10%以上,尤其是區(qū)域生鮮電商成本更高。而生鮮電商的客單價在100元左右,生鮮電商的毛利潤不超過30%。

一邊是高價成本,一邊是高毛利。行業(yè)數據顯示,在生鮮電商行業(yè)中,海鮮產品毛利在50%以上,普通水果20%,凍肉20%到30%。

生鮮電商的產業(yè)鏈很長,包括了種植、選品、包裝分揀、物流、損耗和營銷等六大環(huán)節(jié)。其中上游的品質和終端的配送是最難解決的問題。由于生鮮產品標準化程度低,要保證品質就要求電商對上游有高度的管控能力?!白誀I農莊+合作農莊”的模式是生鮮電商的普遍選擇。

同時,生鮮電商的產業(yè)鏈中冷鏈物流也十分重要。順豐、阿里、京東這些涉足生鮮電商的巨頭都在砸巨資建設自己的冷鏈系統。但總體來看,國內尚未形成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網絡,而且區(qū)域局限性較大。

自建冷鏈物流成為生鮮電商的主流嘗試。據了解,美味七七在拿到亞馬遜2000萬美元投資后就開始打造自己的冷鏈物流。截至2014年底,美味七七已在上海設置了30個站點。不過,這一模式成本巨大。今年4月美味七七宣布倒閉。

行業(yè)數據顯示,生鮮電商的損耗率高達10%以上。目前,第三方物流仍然無法滿足生鮮的需求。從某種程度上說,配送雖然是痛點,也是機會所在地。布局需要時間,但一旦布局完成,市場將會以很快的速度成長。

從目前市場情況看,生鮮電商也開始了行業(yè)洗牌之路。雖然有“幾家歡喜”就有“幾家愁”,但有數據顯示,在消費升級的帶動下,國內生鮮電商市場近年來均高速增長:2015年生鮮電商的市場規(guī)模為497億元,2016年預計超過900億元,到2018年,預計生鮮電商市場規(guī)模將達到2365億元。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,也許“堅持就是勝利”。

返回列表>>